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充电组件以及充电控制卡;所述壳体内设有一收容腔体,所述壳体上凹设有用于容纳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限位槽以及用于容纳电池的电池槽;所述充电组件包括置于所述限位槽内的第一充电接头和置于所述电池槽内的第二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控制卡置于所述收容腔体内且连接所述充电组件,用于对光谱仪和电池进行智能充电控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结构设计人性化,充分考虑实际需求,方便使用。
公开号:CN214334740U
申请号:CN202023220526.0U
申请日:2020-12-2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杨振;杨剑
申请人:Suzhou 3v Detection Instrument Co ltd;
IPC主号:G01N23-223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整机充电及通用锂电池单独充电的智能充电装置。
[n0002] X射线荧光光谱仪是一种通过检测被X射线激发的待测物所释放出的电子跃迁特征光谱的强度来进行物质成份分析的,无损的,快速的,精密检测仪器。该类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工业、医疗行业、化工也、冶金业以及食品和环境安全等多个领域。
[n0003] 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手持式设备,由于其重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等优点,在应用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手持式设备要求移动性很高,为了便于携带,各个品牌该类仪器的体积和重量均受到很大限制,随之而来的是供电问题,由于无法安装大容量电池,手持式类仪器需要经常充电。
[n0004] 传统手持式类仪器的充电模式具有如下弊端:电池需要从主机中取出后单独充电后重新装回主机再使用;通常所配备两块电池不能同时充电,只能一用一充,影响测试的连续性;充电系统本身性能指标单一化,不具备通用性;结构仅体现功能化,与实际应用所需脱轨。
[n0005]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整机充电及通用锂电池单独充电的智能充电装置。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充电设施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化、通用化、人性化充电装置,便于生产实际应用,给使用者带来方便,提高作业效率。
[n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n0008] 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充电组件以及充电控制卡;
[n0009] 所述壳体内设有一收容腔体,所述壳体上凹设有用于容纳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限位槽以及用于容纳电池的电池槽;所述充电组件包括置于所述限位槽内的第一充电接头和置于所述电池槽内的第二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控制卡置于所述收容腔体内且连接所述充电组件,用于对光谱仪和电池进行智能充电控制。
[n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一支撑底座以及覆盖于所述支撑底座上的上盖,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上盖围合成所述收容腔体,所述限位槽和所述电池槽均设于所述上盖上。
[n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底座为铝合金一体成型,所述上盖焊接于所述支撑底座上。
[n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智能充电装置外接充电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卡。
[n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槽包括用于容纳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头部的充电槽以及用于支撑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底部支撑槽,所述第一充电接头置于所述充电槽内。
[n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呈两端凸出中部凹陷的流线型结构,所述充电槽与所述支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凸起的两端。
[n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槽置于所述壳体凸起的一端。
[n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充电接头安装于所述台阶部上。
[n00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还安装有与所述充电控制卡相连的至少两个指示灯,两个所述指示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接头和所述第二充电接头,用于指示电量状态。
[n001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把手结构。
[n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n0020] 壳体上集成了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整机充电槽和内部储电单元(锂电池)充电槽,主机可携带电池直接充电,无需拆卸内置电池,还能对备用电池进行同步充电;
[n0021] 可同时对多块储电单元(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并可拓展;
[n0022] 结构设计人性化,充分考虑实际需求,方便使用。
[n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24]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n0025]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的细节图;
[n0026]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使用实例图。
[n0027]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n0028]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壳体1,充电组件以及充电控制卡;充电组件以及充电控制卡均设置于壳体1内。
[n0029] 壳体1被构造成两端凸出中部凹陷的流线型结构,便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放置及拿起;壳体1包括一支撑底座11以及覆盖于支撑底座11上的上盖12,支撑底座11和上盖12围合成一收容腔体,用于安装充电组件以及充电控制卡,支撑底座11为铝合金材质且一体成型制成,上盖12焊接于支撑底座11上,整体防摔、抗震,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保证装置连续使用40小时还能处于稳定状态;上盖12上凹设有用于容纳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限位槽121以及用于容纳电池的电池槽122,上盖12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本智能充电装置外接充电的充电接口123以及用于指示电量状态的两个指示灯124;壳体1上还设置有把手结构125,把手结构125由一凹槽贯穿壳体1形成,其作为壳体1的一部分,能够使得本充电装置便于抓握及携带。
[n0030] 限位槽121包括用于容纳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头部的充电槽1211以及用于支撑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底部支撑槽1212;充电槽1211与支撑槽1212分别设置于壳体1凸起的两端,支撑槽1212沿充电槽1211方向开放设置;电池槽122置于所述壳体凸起的一端;充电槽1211呈倒置的锥台结构,在其侧壁上设置有安置充电组件的台阶部12111。
[n0031] 充电组件包括置于充电槽1211台阶部上的第一充电接头21和置于电池槽122内的第二充电接头22;充电控制卡置于收容腔体内,充电控制卡包括与第一充电接头21连接且用于控制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主机充电的第一充电控制卡,和与第二充电接头22连接且用于控制移动电源(电池)充电的第二充电控制卡,充电控制卡与指示灯124以及充电接口123分别连接;充电控制卡可以智能识别所需充电的电池电量并根据容量和电量自动调节充电参数,无需手动调节;充电控制卡用于检测待充电设施的电量情况,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对充电参数自动优化设置,达到个性化充电和普遍适用性的目的,进而对待充电设施(光谱仪和电池)进行智能充电控制。
[n0032] 第一充电接头21至少包括电极,将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放置于限位槽121内后,设置于充电槽1211内的电极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头部的充电接口连接,第一充电控制卡自动识别光谱仪电量剩余情况,并调整相关参数予以自动充电,第一充电接头21和第二充电接头22分别连接指示灯124,充电实施过程中,指示灯124将根据不同的充电阶段显示不同的颜色,以指示当前电量状态。
[n0033] 参考图3所示,本申请的智能充电装置的实施方式为:
[n0034] 使用所配备的合适电源适配器,连接直流电源外接的充电接口123,将类手持式示例仪器A直接整机置于限位槽121内,妥帖安放后,隐藏于限位槽121内的电极与手持式示例仪器A的头部接口连接,本智能充电装置自动识别电量剩余情况,并调整相关参数予以自动充电。
[n0035] 锂电池示例B置于电池槽122内,同上,本智能充电装置自动识别相关电量状况后,自动调整参数予以充电。
[n003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n0037] 壳体上集成了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整机充电槽和内部储电单元(锂电池)充电槽,主机可携带电池直接充电,无需拆卸内置电池,还能对备用电池进行同步充电;
[n0038] 可同时对多块储电单元(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并可拓展;
[n0039] 结构设计人性化,充分考虑实际需求,方便使用;
[n0040] 充电性能指标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参数可设置,便于不同性能规格锂电池进行充电,一机多用。
[n004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n0042]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充电组件以及充电控制卡;
所述壳体内设有一收容腔体,所述壳体上凹设有用于容纳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限位槽以及用于容纳电池的电池槽;所述充电组件包括置于所述限位槽内的第一充电接头和置于所述电池槽内的第二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控制卡置于所述收容腔体内且连接所述充电组件,用于对光谱仪和电池进行智能充电控制。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支撑底座以及覆盖于所述支撑底座上的上盖,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上盖围合成所述收容腔体,所述限位槽和所述电池槽均设于所述上盖上。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为铝合金一体成型,所述上盖焊接于所述支撑底座上。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智能充电装置外接充电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卡。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包括用于容纳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头部的充电槽以及用于支撑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底部支撑槽,所述第一充电接头置于所述充电槽内。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两端凸出中部凹陷的流线型结构,所述充电槽与所述支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凸起的两端。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置于所述壳体凸起的一端。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充电接头安装于所述台阶部上。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安装有与所述充电控制卡相连的至少两个指示灯,两个所述指示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接头和所述第二充电接头,用于指示电量状态。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把手结构。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AU2010364313B2|2015-06-11|Lithium ion battery and charger thereof
US20080315828A1|2008-12-25|Multi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a Portable Device
CN214334740U|2021-10-01|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
CA2608293A1|2006-11-30|An energy storage mobile charging adapter
CN210571027U|2020-05-19|一种光谱仪系统
CN205017059U|2016-02-03|灵敏型无线充电器
CN214204974U|2021-09-14|电池用充电装置
CN110649683A|2020-01-03|一种锂电池5v降压模块
CN108808799A|2018-11-13|一种便携式蜂窝状智能电池充电器
CN214850595U|2021-11-23|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
CN211456761U|2020-09-08|一种便于携带的移动电源
CN208479228U|2019-02-05|一种便携式蜂窝状智能电池充电器
CN214674395U|2021-11-09|一种管道潜望镜充电器
CN212676909U|2021-03-09|一种防爆型共享充电宝一体机
CN210668490U|2020-06-02|一种蓄电池放置槽
CN202333866U|2012-07-11|一种电池可拆卸及更换的太阳能充电器
CN210248782U|2020-04-07|一种充电眼镜盒
CN209262720U|2019-08-16|便携灯具
CN210405616U|2020-04-24|带移动电源及充电线的蓝牙耳机充电仓
CN209572135U|2019-11-01|耳机充电仓
CN211606171U|2020-09-29|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14543750U|2021-10-29|一种新型的充电宝设备
CN213181741U|2021-05-11|便携式测试仪
CN209426591U|2019-09-24|一种无人机电池移动充电箱
CN213115768U|2021-05-04|一种保电值守帐篷照明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20526.0U|CN214334740U|2020-12-28|2020-12-28|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CN202023220526.0U| CN214334740U|2020-12-28|2020-12-28|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
[返回顶部]